旅行出行 [便民查询] [驾驭道路] [] [门票预定] [酒店预定]
告发 保藏
 旅行出行 >> 西藏区 昌都区域卫星  

加载中,假如长期无法显现,请点击这儿从头加载

西藏区 昌都区域卫星 (行政区划)

西藏区昌都区域下级行政区划

概略

  昌都区域总面积110154平方千米。总人口57万人(2002年)。
  区域行政公署驻昌都县,邮编:854000。代码:542100。区号:0895。拼音:Changdu Diqu。
  

--------------------------------------------------------------------------------

行政区划

  到2005年12月31日,昌都区域辖11个县。

  昌都区域   面积110154平方千米,人口57万人(2003年)。
  昌都县    面积10652平方千米,人口9万人。邮编854000。县公民政府驻城关镇。
  江达县    面积13200平方千米,人口7万人。邮编854100。县公民政府驻江达镇。
  贡觉县    面积 6256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854200。县公民政府驻莫洛镇。
  类乌齐县   面积 5879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855600。县公民政府驻桑多镇。
  丁青县    面积12955平方千米,人口6万人。邮编855700。县公民政府驻丁青镇。
  察雅县    面积 8413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854300。县公民政府驻烟多镇。
  八宿县    面积12564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854600。县公民政府驻白玛镇。
  左贡县    面积11726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854400。县公民政府驻旺达镇。
  芒康县    面积11431平方千米,人口7万人。邮编854500。县公民政府驻嘎托镇。
  洛隆县    面积 8184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855400。县公民政府驻孜托镇。
  边坝县    面积 8894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邮编855500。县公民政府驻草卡镇。
  * 此处区划地名材料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依据《中华公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到2003年末。 *


--------------------------------------------------------------------------------

前史沿革

  1950年10月23日昌都区域解放后,同年末举行昌都区域榜首届公民代表会,树立昌都区域公民解放委员会。公民解放委员会驻昌都宗,辖昌都、察雅、江卡、盐井、三岩、贡觉、左贡、八宿、桑昂曲(察隅)、边坝、洛隆、硕督、类乌齐、江达、邓柯、丁青、色扎、信札、博德、博翟、博麦、街顿、拉多等23宗。
  1954年将博德宗改为倾多宗,博翟宗改为曲宗,博麦宗改为易贡宗,街顿宗改为沙丁宗。昌都区域直辖昌都、察雅、左贡、八宿、江卡、拉多、贡觉、江达、类乌齐、西邓柯(邓柯)、硕督、洛隆、三岩、盐井、桑昂曲等15宗;并树立2办事处:榜首办事处辖三十九族区域,包含丁青、色扎、信札、巴庆(巴青)、聂荣、比方、边坝、索宗、沙丁、嘉黎等10宗;第二办事处辖波密区域倾多、易贡、曲宗3宗。
  1956年昌都区域划归西藏自治区。昌都区域直辖昌都宗、察雅宗、左贡宗、八宿宗、江卡宗、拉多宗、贡觉宗、江达宗、类乌齐宗、西邓柯宗(邓柯)、硕督宗、洛隆宗、三岩宗、盐井宗、桑昂曲宗。榜首办事处辖三十九族区域,包含丁青宗、色扎宗、信札宗、巴庆宗(巴青)、聂荣宗、比方宗、边坝宗、索宗、沙丁宗、嘉黎宗等10宗。第二办事处辖波密区域倾多、易贡、曲宗3宗。
  1960年设昌都专区,专署驻昌都县。以昌都宗与拉多宗兼并设昌都县;以江达宗与西邓柯宗兼并设江达县(驻江达);以贡觉宗与三岩宗兼并设贡觉县(驻莫洛);以察雅宗设察雅县(驻烟多);以左贡宗设左贡县(驻亚中);以江卡宗(芒康宗)与盐井宗兼并设安静县(驻嘎托);以桑昂曲宗设桑昂曲县(驻吉公);以八宿宗设八宿县(驻同卡);以洛隆宗与硕督宗兼并设洛隆县(驻洛隆);以边坝宗与沙丁宗兼并设边坝县(驻边坝);以丁青宗与色扎宗、信札宗兼并设丁青县(驻甲木塘);以类乌齐宗设类乌齐县(驻类乌齐)。将嘉黎宗及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划归林芝专区;巴庆宗(巴青)、比方宗、聂荣宗、索宗划归那曲专区。吊销榜首办事处与第二办事处。昌都区域辖昌都、江达、贡觉、安静、洛隆、丁青、边坝、察雅、桑昂曲、八宿、类乌齐、左贡等12县。
  1961年八宿县由同卡迁驻白马。
  1962年9月,昌都专员公署办公会议对各县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全区域12个县划为94个区1个镇(昌都县城关填),472个乡。
  1964年原林芝专区所属波密县(驻守木)划入昌都专区。辖13县。
  1965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将安静县改名为芒康县(为尊重大众原有的习气称号)。
  1966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将桑昂曲县改名为察隅县(驻吉公)。
  1970年昌都专区改为昌都区域,区域驻昌都县。洛隆县由洛隆迁孜托;边坝县由边坝迁驻草卡区的东马司(距草卡区6千米)。昌都区域辖昌都、贡觉(驻莫洛)、左贡(驻亚中)、察隅(驻吉公)、洛隆(驻孜托)、丁青、波密(驻守木)、江达、察雅(驻烟多)、芒康(驻嘎托)、八宿(驻白马)、边坝(驻东马司)、类乌齐等13县。
  1971年左贡县由亚中迁驻汪达。
  1975年类乌齐县由类乌齐迁热扎卡。昌都区域辖昌都、贡觉(驻莫洛)、左贡(驻汪达)、察隅(驻吉公)、洛隆(驻孜托)、丁青、波密(驻守木)、江达、察雅(驻烟多)、芒康(驻嘎托)、八宿(驻白马)、边坝(驻东马司)、类乌齐(驻热扎卡)等13县。
  1986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将昌都专区的波密、察隅两县划归林芝专区。昌都区域实践辖11个县,90个区镇。
  1987年3月始,实施撤区并乡,调整城镇行政区划,保存13个区,全区域辖159个乡,9个镇,1622个行政村。
  1999年5月,昌都区域再次对部分城镇的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吊销原保存的13个县辖区,共树立24个镇、118个乡(含民族乡1个)。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昌都区域总人口586152人。其间: 昌都县 94419人、江达县 68993人、贡觉县 43160人、类乌齐县 40895人、丁青县 60586人、察雅县 53009人、八宿县 38170人、左贡县 41803人、芒康县 73155人、洛隆县 41144人、边坝县 30818人。


--------------------------------------------------------------------------------


附:盐井、生达、碧土和妥坝4个县
  依据1973年12月30日中共昌都地委、昌都区域革命委员会《关于芒康、江达、昌都、丁青等县行政区划调整与树立新县的陈述》,1979年6月16日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本着有利于领导,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边防安稳和加强建造的准则”,统筹大众的前史习气和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要素,同意在昌都区域新增设盐井、生达、碧土和妥坝4个县,报经国务院同意。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同意树立4县:树立盐井县,以芒康县部分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树立碧土县,以左贡、察隅2县部分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树立生达县,以昌都县、江达县部分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树立妥坝县,以昌都、察雅、江达3县部分区域为其行政区域。但4县因故一向没有树立。1999年9月21日,民政部同意(民发[1999]54号)吊销盐井、碧土、妥坝、生达4县。
  盐井县坐落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区域东南部,东经98°28′-99°06′,北纬28°37′-29°30′。东与四川省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连,西连碧土县,北接芒康县。县驻地盐井乡距拉萨市1336千米。距昌都550千米。县域总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盐井为汉语名,以当地特产井盐而得名,藏语称为擦卡洛。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设盐井宗,1912年后为西康省统辖,1950年为昌都区域解放委员会统辖,1960年江卡宗(芒康宗)与盐井宗兼并设安静县。1983年经国务院同意康复盐井县。实践上没有树立。


旅行出行”,© 2006-2017 coiscech.org, Some Rights Reserved.